Tuesday, April 5, 2011

2010年的句点是2011另一起点。

2010年的句点是2011另一起点。
照片说明:华总副总会长,也是吉兰丹中华大会堂会长及丹董联会主席陈永生见证下,吉兰丹中华独中校长林敏萍校长接领赠书。

关于晨读。。。。。

没有正式记录,约是自1999年开始的南洋晨读计划,进行12年以来,要算今年(2010)收集得最完整了。因为有了这个部落格,每次的推展礼都记得与及时将照片收录下来。(全年的晨读照片可进入2010晨读之旅的相册)

一年来在东海岸数十间中小学进行的晨读计划,也就在1103于吉兰丹中华独中举行的推展礼(后来叫记者直接写成“闭幕仪式”)之后,写下句点。

只要华社的心还在跳动,明年的晨读一定会继续,让莘莘学子在领袖赞助下,每天都能获得一份南洋商报,以鼓励他们阅报,从报上获得更正确的资讯。

在电子媒体,包括网络、面子书等以速度取胜的今日,平面媒体还是有其存在的价值与空间,最重要的是它对新闻报道的求证与负责。尽管平面媒体在新闻自由方面有一定尺度及面对一些约束,然而,比较一匹脱缰后横冲直撞并不时会伤及无辜者的野马,你宁可要选择事实求是的千里马。

我们不接受人云亦云,以讹传讹,我们也不要三人成虎,蜚短流长;因为我们了解这种思维将制造不负责任的一代,进而是不安动荡的局面。如果你对这个要求没有感觉,那只是因为事不关己而已,难不成要门前失火,才来感觉?

认真思考下就会同意,众生安危,个人名义,岂可让一两则随意发泄,美其名言论自由的快讯乱世。所以,鼓励新生代在电子世界里保持距离,醒觉阅报的益处并从中学习求证,尤其是选择一份负责的报纸,是重要的,晨读无形中就扮演这个重要角色。

2010年的晨读推展已写下句点,这个计划却没有结束,2011,它将在新的跑道上起步。。。。

抄写之间

抄写之间。

是因为农历七月吧,突然想到抄写心经。于是,找来了心经,背诵好心经,抄写了心经。
写啊写的,然后听到朋友说,记得要回向啊。
据说,抄写心经前还有一定的仪式,然而,我只是随性而写,也不在意仪式与否了。至于回向?就回给大自然,回给有缘人吧。
除了是想到七月,另一个是想到自从使用电脑后,手更是无缚鸡之力,找一些东西来抄写一下,可以训练手力,训练字体吧。。。。
于是,抄抄写写的好几张,最后选了这一张。。。。七月的最后一天(七月廿九),回向大自然。
依般若波罗蜜多,故心情平伏许多。。。


抄写之间

八角亭

我们坐成一座八角亭
八角亭
照片说明:左起云深、芙伶、德喜、迎风、秀凤、守山、美馨及伟良,八个人形成一座八角亭。

林迎风

当年东北之间三天来回2,000公里,面不改色,抵达绿色小岛后还可以和老朋友通宵达旦天南地北一番。

来自北马的我,年少时为看南中国海风浪东来,未曾想过就
此在落地生根。从此,北狂人只能迎风东海岸,穿越东北之间的东西大道或南北大道越建越好,然而越回却越少。到最后,已不知是回槟城,还是去绿岛了。

因为工作,每月都会在东海岸与吉隆坡之间来回500多公里,由于公司提供住宿,仍然可以面不改色。然而,那一天来回,却是魂不守舍。怎么说?除了是当天一来一回的疲累,前往吉隆坡途中,车子煞车器出了点问题,导致人在路边被迫晒了半小时太阳。魂不守舍的现象是今天回到办事处后,一再问秘书文件放到哪里去了,翻箱倒柜都找不着,此外,手提电话居然掉到抽屉里而不知,直到铃声响起才四处寻找芳踪。哈!不复当年勇,只留一点狂。
是的,就是这一点点狂,20100711,上午8 时,我一个人驾车从关丹往八打灵赴一场老同学的午餐聚会。之前联系后已知道出席者会是7 人:美馨、芙伶、伟良、守山、云深、秀凤以及我。

后来,芙伶不知从何将纪德喜拖了出来,8 个人,正好可建成一座八角亭。因为八而想到四通八达,最后我选择了八角亭为代号,想像它可以引接四面八方的老同学吧。

见面到用餐,我们的话题可说是滔滔不绝,从本身的现况到当年班上境况。人仿佛掉入大海,周围都是翻动的浪,停不下来。然后,我们发现餐馆员工一直在房门口“守候”,下意识了解餐馆休息时间到了,于是,移师到酒店楼下的咖啡厅,继续畅谈。

从餐馆到咖啡厅,还这里拨电话,那里拨电话,问:现在还在继续,你不来吗?被电话追问或言谈中提起的名字包括了惠霞、江子、则蕾、丽精、子宗、绣香、慧贞、天顾、天祥、志英、顺英、晓燕、春燕、宝燕、秋芬、丽霞......。(不知他们耳朵会不会发痒?哈)

那几个小时内,我们仿佛回到当年,只差不是穿着校服。

当年情谊只建在两三年的新闻系,却因为这份情意结,我们可以无所不谈;正因为我们是老同学,在一个相同的身份下,我们可以无话不说。从同学扯到老师,包括林景汉、温梓川、夏振基,....。谈着说着,酒店外突然大雨滂泊。写到这个情景时,想给它一个对联以留念:

八方风雨吹向八角亭,
三年情谊延续数十载。
(原本是写三年情谊延续三十载,让八与三成对,后来想一想,后面至少还有几个十年呢!于是改成数十载,但愿如此。)

人生有多少个10年,我们在第三届韩江新闻系专修班三年(其实我和好几个都是中途出家),距今正好将近3 个。

这3 个10年当中曾经相聚过,包括在金马仑高原办过新星心之夜(喜德还记得吧)、在槟城升旗山望阁楼深情一夜(碧丽一定记得)、在吉隆坡一间公寓内自助餐过(有秋芬、宜光...),还有几个小小的随兴而聚。
这一次是因为面子书而想到再相聚。一如之前所提,能约定的人数已知,并未期望当年的30条好汉与美女都能赴约。

这次不来的人,以后再相聚又会是何年何月何日?不要忘了,“今天夕阳无限好,明天黄昏会更老”这句话。当然还有:“人生得意须尽欢,莫使金鐏空对月。”.....。

尽管如此,那天的心情却如旭日东升,在小小的八角亭内,直到星光闪烁.....。

八角亭因一个梦而形成,未来会不会还存在?就让另一个梦再次召唤吧!或许,会建成一座高耸入云的八角亭。
就算十年后依旧是小小的八角亭,至少我们曾经在这里亭亭玉立过。

##

赠书与重生

书赠有缘人~3~
赠书与重生
照片说明:黄爱兰副校长与同学接受赠书后合照留念。

赠书与重生。

那天接到林艾霖签名的赠书,感恩之余,心里有股莫名冲动。这股冲动使
我将放在办事处各个角落的赠书叠成一堆。这一堆,居然有近20本之多。

想到车里和家里还有赠书,突发奇想的决定将这些书都带回家里,给它们
来一张大合照,好对赠书者感恩一番。

这下可好了,为确定家里哪些是赠书,就得劳师动众的要太太及儿子将小
书房内的书都搬出来。这一搬,才发现房内竟塞上数百本书之多。当然,
其中一些是自己买的、一些是朋友送的、一些是因缘所获。

阅后被收在小书房里的书早已尘封,孩子或许已看,或许未看,再“珍藏
”也终究是难见天日。

把朋友送的书整理好后,给它们拍张合照留念,任务完成。

重翻赠书,沉淀在记忆里的往事居然还能浮现,在模糊与清晰之间。书还
在,一些故人已不知何处。曾经激情曾经澎湃或甜如蜜或淡如水,有些已
消失,一些仍细水长流,每本书仿佛都留着隐形的魔力,轻轻呼唤。

分类后,望着另一批仿佛在无声抗议的书,先让太太与孩子抽出他们想看
而尚未看的,结果还是有一堆近百本,于是,做了一个这样的决定。

拨了个电话给吴英莱校长,告诉他有旧书想送出,适合学生的话可放图书
馆,不适合的可自行定夺,问他会不会嫌弃?身在外坡的他二话不说,只
问几时可以送来?

于是,今天一早,黄爱兰副校长与6 名同学的协助下,近百本属于“珍藏
”的书,交到了培才华小,祝福它们在新的环境里重生。

看着那堆送出去的书,临走时,居然又有股冲劝,这次是依依不舍的冲动。哈。。。

####

蔡尤明的南北极探险之旅

书赠有缘人-2-

蔡尤明的南北极探险之旅
照片说明:蔡尤明赠书支持南洋晨读,左起陈瑞安、陈子儒、蔡尤明夫妇,张逸华、林杨枫及叶景华。

。情牵独中到南北极探险之旅的赠书。

蔡尤明是丹州独中前董事长,与另一名前董事长陈子儒是好友加老友
。正巧,我也在这个老友群中榜上有名。 因此,到吉兰丹办公之余,
自然会约老友叙旧一番。

老友群内其实还有其他如叶健超局绅、吴智儒局绅、蔡尤阳、莫壮康
、陈永生、叶子栋、李醒农、黄贞炮等(一般上因各有事务,只能随
缘约上数名)。

蔡陈两人都是丹州领袖,除了各自在社团担任要职外,至今仍然情牵
独中。这次配合《南洋商报》协办的《丹中情》,自然百然约到了这
两人。

丹中情自2003年首次主办,打响第一炮;2007年再办,写下辉煌成绩。
今年订于8 月20日无三不成礼的续办,虽然相隔了数年,当年精彩表
演仍让人印象深刻,相信今年再登台正是大家所期待的。

丹中董事长目前是许亚悌局绅,校长林敏萍,而这次文娱联欢晚宴的
工委会主席是叶翃瑚。工委会日前召开了首次会议,筹备工作已正式
展开了。

当晚会议上听到节目负责人林俊彬说,独中节目可以倾巢而出,学生
正兴奋的等待将精选的节目搬上舞台,让支持独中的热心人士观赏,
以回馈他们一路来对独中的支持。

丹中情3的文娱联欢晚宴距今“还有”一个多月,负责征求的赖秀美一定
不同意,她要说的应该是:“只有”一个月,然而,不论时间长短,我
们相信在这样多人情牵独中之下,目标一定可以达到。

话说回来,这次与老友相见,正好顺水推舟的谈到蔡尤明的《南北极
探险之旅》,后者一口就答应响应书赠有缘人,捐出了100本给南洋的
晨读计划,以便我们可以赠予赞助人。

你支持我,我支持你,社会的运作就在互相扶持中,让人满情热诚的
期待,下一站:精彩。

####

寸草心与故园春晖的巧遇

书赠有缘人-1

寸草心与故园春晖的巧遇
照片说明:左起林杨枫、陈恩典、许荣苏、蔡家荣、蔡松火、王源利、朱源安、王定友夫妇及蔡崇怀摄于赠书仪式上。

。寸草心与故园春晖的巧遇。


今天收到两本书。

第一本是由总社小珍寄来的,《寸草心》第6辑。寄来的原因是因里头有一则被当局推荐的
文章,正是我所写的感恩。。。。
 
当然,里头所有的文章。上到献词,下至公开组的、中学组或小学组的得奖作品,都与母亲母爱有关。

厚厚的一本母爱,将在时间河流里流传。

无巧不成书,第二本也是与母亲有关。然而,这个母亲虽然是老百姓,却已喻为中国的母亲,更有铜像纪念。

这是晋联会顾问蔡松火老先生所出版的书,名为《故园春晖》。写他在中国的母亲,写他建在晋江的望子楼。。。

他特地老远来,赠书予关丹晋江会馆一众理事。。。

出书者固然想从卖书中收回成本,以期再出书(出书能赚钱?得看机缘),然而,更多出书者都想把书赠给重视者,不惜成本,不求回报。颇有“宝剑赠烈士,红粉与佳人”之意。

之前也收过赠书,未有一一记载,现在想起来,有点愧对赠书者。唯一能让赠书者感到安慰的,应该是我都“设法”将这些书看完。

说到这点,就得归功于停车暂等候的那几分种,一本书,在我重复等候,累积的几页又几页之后,一一读完。例如,游川的诗,就是在车内读完。这本书,转赠出去了。目前将要读完的是李敖自传。。

你呢?这个网来网去的年代,你还在看书吗?如果有,2011年,我会送你一本。先记录在案吧。哈!

登嘉楼,瞭望,诗。

“登嘉楼,瞭望,诗。”一日文学营(计划中,2009年举办)

“登嘉楼,瞭望,诗。”2009年度一日文学营。

是的,这次我们选了登嘉楼。预料主办地点会是它的首府~~瓜拉登嘉楼。

登州的中学生,你们可有兴趣?豋州的华团,你们可有兴趣?登州的写作人,你们可有兴趣?做好准备啦!您可联络我们,我们欢迎您加入筹备工作。

如何写诗朗诵诗欣赏诗,如何作词现场作词,如何音乐创作现场听与唱。。。就如丹州“让诗歌跳跃在青春的五线谱”一样,这些精华预料都会集中在这个一日营内。

虽然是2009年的事,虽然筹备工作一般上会需要数个月,虽然这只是一顶预告,。。。。

这是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东海岸三州联委会(作协东联)的最新计划,如果一切顺利,我们也希望能在登嘉楼成立联络站,让文学与写作的风气在这里吹起。

一切细节还在研究中,这只是一项预告,希望它能在你的心海吹起一阵暖风。照片说明:作协东联首届理事第三次会议后,充满信心要向前方迈进一步。
登嘉楼,瞭望,诗。
登嘉楼,瞭望,诗。
登嘉楼,瞭望,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