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海岸,有风飘扬。林迎风
之一:上午对着微雨许下的愿。 3月16日,上午9时。有雨。
微雨的天空是在标榜着东海岸写作人的冷淡,还是怜悯作协准备在这片土地千里之行将会面对的孤单,又或是洒下甘露滋润土地,协助关怀那些伫立荒野的老树或无人照顾的幼苗?
老树已老矣!感谢它仍能摭风挡雨之际,作协东海岸三州联委会这段千里之行更应寄望于幼苗。
在各种肥料与环境的要求下,幼苗或许不会长成苍青大树,或许中途已变成更值钱的商品。然而,还是幼苗之际,这点微雨,希望是及时的。
在冷漠与寂寞还有温馨当中,我自然要选择第三者,并因此继续背负起作协委托的责任,扛起准备在东海岸这片土地上插下的旗帜。
摇旗呐喊不为起义也不为助兴,只是希望这里有写作的人会看到,更靠近一点,哪怕刚开始只是心动而不是行动。老实说,虽然已经是半个东海岸人,毕竟不是土生土长的东海岸人。在大家都谦虚又找不到人的情况下,东海岸的旗就由我这个北方人来扛,幸好已经有人开始响应。
希望这支旗帜日后真的能飘扬起来,让更远的人看到,让更多的人朝拜,让更多的人心里有华文创作,进而走进文学路上,进而建造文学宫殿。
宫殿?在荒芜的土地上梦想会有一片翠绿的前景,在年轻一代沉溺于千丝万缕的网络已无多少空间的今日,我的确是在做梦。我了解自己的渺小,更知道自己并不伟大,然而,就算是一场梦,我也希望它绮丽无比。
今天,扛旗的我找到插旗的人,这些人不一定是写作的人,却愿意与我同行,协助作协在这里插下旗帜,让它有风的时候可以飘扬。
我们愿意协助东海岸有兴趣写作的人在未来看到一片天空,在今日东海岸的断层里,栽培年轻一辈。
之二:下午的天空特别晴朗。 3 月16日,下午2 时。有风。
大马半岛的东海岸三州,吉兰丹,登嘉楼,彭亨。对西海岸的你来说,遥远吗?
虽然关丹与首都只是相距4 个小时的车程,还是有很多人会说:很远呢!
沿海与海外的岛屿,我已经看它超过20年了,它始终给人是慢半拍的世外桃源感觉。
在这慢半拍的节奏中,美丽的大自然景色虽然孕育了很多画家,却看不到成群的写作人,因此,作协30岁之后,仍然看不到一个完整的组织能在这片土地形成。
今天,虽然还需要更多的时间与努力才能证明今天它的来临是四肢健全的,却还是迫不及待的要把这第一手消息传递给大家:东海岸三州联委会形成了。
是的,2008年月3月16日,这一个无雨的星期天下午,经过两个小时的作协之友交流后,十多名出席者同意加入这个行列,协助我开拓这片荒芜已久的土地。出席者有男有女,有老有少,一些相识,一些陌生,间中还有一些隔膜需要时间消除,彼此的频道还需要慢慢来调准,可是,在大前提下,大家都同意了----成为作协之友。
期待已久的第一步,终于跨了出去。我决定让所有出席者与关心者留在记忆里。
今天出席者有文征、廖锦兴督学、彭永兴、王丽春、陈福顺、张逸华、伍丽梅、伍丽珠、林智贤、张世万,还有人在外坡拨电表示支持的蔡振辉、陈雯爱、王诚宗、孙丽晶、詹耀辉、苏金波、张燕萍、陈金忠、张翔坚等等。这些朋友不一定常写作,也可能不写作,不过,他们乐意协助我告诉更多的人,在创作这条路上,他们会伸出援手。有这份心与行动,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。
我不贪心,这些反应已填满了我原本的不敢期望,就算有所期望中只强调的随缘。
交流会结束后,我走出门外,发现关丹有风的天空很晴朗,希望东海岸三州联委会的未来,也能够晴空万里,就算有风有雨,也应该会有人为我撑一把伞吧!
晚上,联络了接任秘书一职的洪淑菁,约了明天整理交流会的一切及跟进工作,我还是按捺不住的给会长叶啸拨了个电话,喜悦本来就是要与人分享的。。。。也因此,知道作协的网页已开始操作,如此一来,这一份喜悦应该是要与更多人分享才对。
祝福东海岸的人吧!虽然距离很远,祝福是一定能收到的,只要有心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***林迎风执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