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uesday, April 5, 2011

那年,有两封回信。。

在作协东联的路上,有收过信,也有回过信,倒是这两封,颇值得回味。或应该说是可以警惕自己。

第一封。

四月 25, 2008, 09:45:09 pm »

一场清凉雨,感谢提醒。这是真心话,A型血型的人虽然会要求很高,有时候会忘形而自满,有人提醒绝对是好事。

无论如何,有4 个无论如何须让大家知道,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猜测。

第一个无论如何:作协东联从去年9 月开始号召,今年3 月召集,半年艰辛苦守至成立的过程中,马来西亚的四家报纸都有刊出新闻。
这些号召应该已达到一定的效果。而且,号角还在吹着。

第二个无论如何,任何有利于作协东联更健全发展的,我都愿意采取主动,既然知道校长也是文人,我会三顾茅屋。如果东海岸还有文人,请私下提供。东海岸文人,我知道的XX已是隐士,不过在我诚意之下,他愿给予协助,所以,他已经是作协东联一员。

第三个无论如何,不同意你的说法,这些参与的人不是来混的,就算是热闹一番又如何?文学,并不是百姓不得进入的紫禁城!摆设在内的琴棋诗画,是要给人看的。

第四个无论如何,还是要谢谢你这一场及时雨,让我能冷静下来。不过,这类负面的讯息,请发短讯给我,这将是最大的帮助。若能赐教,愿闻其详。

林迎风敬上。

第二封。

四月 26, 2008, 10:47:07 am »


祝福收到。文中一再夸奖实是太抬举了。字里行间,兄弟显然知道我是何人,一明一暗,有趣。
看来,兄弟暂非朋友(是朋友可见个面,喝杯茶交流),也应该不是敌人(是敌人就直接踩我多几下)。

既然知道我任职何处,就会听到我常与同事提及:我这个人啊!半文半商。半忠半奸。半身书香(担任新闻主任时),半生铜臭(担任经理之后)。至于参与作协之后,半个狂人,半个无赖。然而,本性就是口硬心软,之所以半斗米折腰,狂得实在是还不够,唉,狂得还不够!

兄弟文中所提“背著波濤洶湧的南中國海,面對莽莽林山起伏的中央山脈”,小溪小沙,实在不敢相提并论。至于“揮著作協的大旗,不也是為著一個文學心火未然熄去的理想嗎?”更是让我汗颜以对。没错,大旗是我抬起的,插下也是我找人来插的,至于要挥要扬,啊!暂时还看不到路。

东海岸的文学路苍凉已久(听说黄XX手下有一大批文士,奈何远在深山,又或许道不同不相为谋),难得有人支持我的主张,努力张灯结彩热闹一番,让它门庭若市,再盼有文人雅士登门同欢呼。不过,盼是一回事,响应说以及行动是一回事,评头论足说说而已更是另一回事。

无论如何,感谢你文中所提,有关校长今日已联络上,约了527出席“与作协会长共餐交流会”。对方已答应。兄弟有如此文采与文思,若愿与作协东联同行,又何愁?如还有能士,请短讯(邮址在会员处)予我,不胜感激。

此文至此应告段落,作家网应刊更多作品,鼓励创作,而非我们这一来一往,引人注目(不知是盼擦枪走火,还是盼擦出火花)让人生畏,实非作协设网目的,更非你我所愿。谢谢。林迎风敬上。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