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nday, January 31, 2011

透彻:风雨同路三头牛。

透彻:风雨同路三头牛。


也不知是从那一年开始,彭亨州董联会,全国校长职工会
彭州分会,以及彭州华校教师公会这三机构一年一度的与
报界聚餐,交流一番。

印象最深刻的那一年是应邀到当时设在英迪拉马哥达(马
场)的丽苑餐馆,这些为教育无私奉献的人就在那儿,那
时我刚担任东海岸新闻主任,很多都是初相识。

当时还一一记录了在桌的人名,以备不时之需。

十年人事几番新之后,今年仍然有这样的聚餐。虽然初十
三当晚有很多节目让人分身乏术,却还是出席了这个聚餐
,所谓:再穷不能穷教育,再忙不能不出席,除非是人不
在关丹,则得请当家的见谅。

据了解,同一晚单在关丹就有客家公会团拜、马华多落尖
布辣支会庆元宵联欢宴、永春会馆团拜、公民华小春宴、
咖啡旅餐公会团拜、拿督王荣丰的联合集团新春宴等多个
活动。

除非是拥有 X MEN第3 集里头其中一个变种人一变七,同
时有打抢7 间银行的本事,否则,真的只能出席一个,就
算有连赶几场的当年勇,包括超速从吉隆坡回来关丹出席
团拜的猛,肚子可也不争气了。所以我常说,同晚多场时
,须进进出出的报界与YB是最辛苦的。

三机构的聚餐会上,一些人已退休,一些老朋友还在,当
然也就有一些新脸孔。这一桌有黄道坚,林若瑟,黄绍轩
,符气刚,符绩善,廖锦兴,林锦志,刘永世,那一桌有
王冠仁,苏文輝,颜梅珠,伍银凤,赖德平,黄仲祥,邹
幸孚,庄章华,陈环光,来自不同县却是同一阵线。

不论是旧雨新知,这条风雨路总让人感觉他们脸上有抹不
掉的风霜。无论如何,如若瑟所说的:这里幸好没有矛头
对着校长的黄某人,否则风狂雨暴之下,不知还有没有新
春聚餐?(真的是幸好此黄非彼黄,因为道坚也姓黄)。

这三机构是风雨同路的难兄难弟,还是明知路遥道艰,却
从不退缩的三剑客?又或许和报界一样可以被形容:都不
是人!

我们常听人说,这一行不是人做的,那一碗饭不是人吃的
,原因是有关工作知难行难。其中以报界与教育界排名榜
首,对此,我们该是发出会心一笑,还是苦笑?

就以记者这一行来说,据执行总编辑陈汉光形容,这一行
需备有三个条件:铁脚、马眼、神仙肚。就是说要能跑;
眼睛要“眼观四路,耳听八方”,反应快;肚子能饿,两
三顿不吃饭,照样生龙活虎跑新闻。

所以,记者也不是人做的。记者不是人,是什么?有人说
是无冕皇帝,这点我留给读者去判断,至于三机构不是人
是啥?孺子牛是也!

鲁迅的《自嘲》:运交华盖欲何求,未敢翻身已碰头。破
帽遮颜过闹市,漏船载酒泛中流。横眉冷对千夫指,俯首
甘为孺子牛。躲进小楼成一统,管他冬夏与春秋。

全诗流传至今,就剩这两句最传神:横眉冷对千夫指,俯
首甘为孺子牛。孺子牛一词也被用来形容教育工作者。

查鲁迅上述资料时,看到其中有:“洪亮吉《北江诗话》
卷一引钱季重作的柱帖:“酒酣或化庄生蝶,饭饱甘为儒
子牛。”

对这一段虽不是很了解,文中的儒与孺也不同,却可以感
觉到此牛非彼牛。

原来孺子牛也有不同种,不过,只要是能无私奉献的,或
能培植出桃李满天下的,就是好牛。只要年年能聚餐的,
也是好牛。

#####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