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nday, January 31, 2011

002 林迎风和丁冬,李俊雄,蔡可荔

另序。。。林迎风,丁冬,李俊雄,蔡可荔。
1982年1 月,我离开才住(也是南洋总社工作)了一个月的吉隆坡,离开了“同居”一屋不同房的美馨,丽精,伟良,孤身只影的来到巴生,成为《南洋商报》驻巴生办事处的专职记者。对了,这就是踏入词曲创作的第三个元素。
记得就是那一年,总社的张赐兴来到巴生找骆文泉,听到我自弹自唱的“年轻”。看了我的一些创作之后就告诉我,这样的水准真的可以交出来。他于是把作品交到李俊雄手中时,后者也说,真的可以。可惜他们所指的不是唱的水准,而是创作水准。
就这样,一个从来没有想过的道路在我的眼前展开了。在大马词曲名师,丁冬与李俊雄的鼓励下,我正式的踏入了词曲创作的娱乐事业。002-林迎风和丁冬,李俊雄,蔡可荔。那时候,周假时我会往李俊雄住家共同创作,那时候的生活里还有他的助手阿杨,玫瑰,美华。。。。
面对着清纯好奇的可荔,我们居然没有擦出一点火花002-林迎风和丁冬,李俊雄,蔡可荔,对于年轻多情的我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,相反的,当时在同一公司的阿尤和玫瑰却谱了恋曲。然而,对于自己来说,在这里的点点滴滴,最深的记忆莫过于可荔的第一张个人专辑里,收录了我的第一首歌。
1982年,李梭雄栽培的蔡可荔出道。那一年,我也出道。
当年在校园内唱的“年轻”。录制成卡带,成了本地创作,发行全国。虽然那时候本地创作还没有在这里完全抬头,虽然之后的我在这条路上不红也不紫,有点配角的填着80 年代的空间,却也配合得很开心。。。。002-林迎风和丁冬,李俊雄,蔡可荔
之后,很多本地歌星都有选唱我的词,包括当时十大之首罗宾,姚乙,。。。BLABLABLA,还有为大马十大歌星写了第一首团歌,嘿!全部歌星人人都要 唱,还有,为马青写了铁马万里行的会歌,连马青都要唱,还有全国华人舞蹈节的主题歌,莫翰一唱,连非华人都会唱,还有还有,。。。。。这样的感觉已经够爽 了(唉!真的是胸无大志)。
然而,这一切,都是因为它有一个这样的开始。而这个开始,原来都需要很多缘份,助缘,善缘。。。。
年轻----林迎风第一首词曲!22岁的光荣。002-林迎风和丁冬,李俊雄,蔡可荔
在这个001的自序,002的另序,以及003的总录之后,01开始就是我的词曲生涯了,欢迎分享。如果你曾经听过这些歌以及有它随着成长,感谢你曾经让它生活过。如果你未曾听过,这些是我成长中一段段的记忆。
每一首歌,都有一些故事在背后,例如一开始写到的3 个朋友。美馨,丽精,以及伟良。或许他们还记得那一段在丽精与美馨居住的地方,曾是我们这班同学聚集的地方。。。。那时候,来这儿的还有很多人,阿凤,阿姚。。。还有???
你瞧,不及时留下这些记忆,它就没有痕迹了。
其实,留下也没有什么大作用,或许等到七老八老的时候,这些记忆还可以伴我再笑一次,再想你们多一次。如果到那时候,我的感性与感动都还正常操作的话。。。。。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