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uesday, February 1, 2011

透彻:玉玲的明月及时

透彻:玉玲的明月及时




信封前面是写着我的名字,信封背后是写着她的名字。因
为信封里是一本书,在这种厚度之下,我们的距离仅仅一
点一公分。在这种距离下我可以感觉到她的扎实,轻轻放
在手里,仿佛也就可以感觉到她的心跳。

这样一个感性的开端或会让你误会了我和她。事实上,我
还没有打开信封之前,脑海里还在追索她的样子,近三千
个日子之前印象中是有这么一个,是不是她?

打开了信封,里头果然是一本书:《明月及时》。打开了
书,里头有这么一段字:学生刘玉玲敬赠。1998年南洋学
生俱乐部会员。名是在3 月10日签下,我是在4 月杪收到
。中间有一段空白过程,这封信与书曾流落何处?

人生总会有一些过程是空白的,也不知当时是如何度过;
我们在无所事事中荒废许多,对生命可以如此不负责。如
果不是积极的寻求,人生就自然而然的有点废,生命也应
因此而浪费。

所以,我常对自己说,眼看可能有成就的不要错失每一个
争取的机会;想象中没有成果的也不要轻易舍弃每一个尝
试的机会。真的空白时至少要让生命望星迎风,也算是一
种负责。

这本书是马大中文系同学得奖的合集,刘玉玲是主编。她
本身有作品在里头。就在第128 页,看到了她的照片,果
然是她。或许,玉玲就是用这样的方式生活,所以造就了
今天的她。读她写的序,也可以了解当时的她在自我肯定
与争取中,如何勇以面对出书的挑战。

谢谢她还记得南洋学生俱乐部及为南俱泥土浇水的人。至
于未来会不会一如她说的:让这股创作热忱陪你到天荒地
老。且让时间去证实。除了玉玲之外,作者尚有林照伟、
邓燕霞、周凯蒂、叶诗琪、郭湄芝、赖宇欣、张尤蕊、黄
子荣,吕桂婷,他们都有这样的理念吧?至少,在这段期
间或许是的。就像当年走在《青苔路》的创作人一样,今
日再回首时就只留下当年。

这不是我收到的第一本赠书,之前曾收到作者著作或主编
的《师说心语》巫春荣、《南北极探险之旅》蔡尤明、《
李医师信箱》李延平博士、《感悟》涂鸿棠、《旭日东升
》陈雯爱、《风砂路上》孟沙、《东海岸风情画》文征、
《文学的语文》叶啸、《呼唤新疆》雷子健、《烟雨华团
》李雄之等。

另外,购书转赠的包括拿汀斯里卢翠婷局绅,丹斯里方天
兴,拿督斯里林锦胜,林慧甄,苏竹苑,王丽春等。

送书给人是一件好事。我曾经也是送书的人,可以了解那
种想与人分享的心理。一颗赤子之心,完全是喜悦如晨早
的空气,只希望收书的人是赏心悦目的清新一番。

在这滚滚红尘中,我们不只是双眼蒙上了尘埃,心灵也一
样。名利与欲望就像胆固醇,不知不觉的包围着,高血压
与糖尿病随时困扰,常常就少了清茶淡饭如书。

我们或许是怕书与输同音而不作此选择,然而,谁又能一
辈子都胜券在握的一路赢着?其实,不论赢多少,最终还
不是输掉?所以应当一如此书:明月及时。感恩及时。

####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