透彻:一脉原本就相连。
蔡碧云领导下的东海岸南洋学生记者,为培训新一代而举
行的学记培训营终于订下日期并准备正式开动了。转瞬之
间,这是第7 届,距离第1 届已经是12年。
从最初设立到交棒,接棒者不负所托,总算是让这一脉相
连到今天。至于未来虽可期望却不需多谈,能活在当下是
最重要的事。
12年来培训的学记,当中也有一些踏入报界服务,或继续
在这个领域肩负新闻报道使命。已离场的包括谨仕、文耀
、翠娥等,还在耕耘的包括燕萍、云麒、联耀等。
因为这个学记培训营而对新闻事业有更深一层认识,在学
记时代执笔见报的则不计其数。他们今日虽不在新闻事业
发展,却也因学记生涯而增添经验,比一般人俱备更多应
变的条件来面对社会。
至今虽暂无丰功伟绩,至少已减低了误入歧途的可能性。
学记培训营是一个让学子学习到平时接触不到,或接触到
却又感触不到的地方,在这个领域中的采访工作,协助他
们开启对这社会的敏感度,可视度与宽深度。
从1995第1 届的“千里之行”开始,就自然而然的根据单
年份两年举行一届,延续着的是“太阳升起的海岸”,“
坐看云起时”,“此情最长久”,“打开心窗”,至2005
年的第6 届“一脉”。
这次的学记培训营延续了上届的名称,进一步名为“一脉
。相连”。强调的是:本是同一脉,分支也相连。
一向来,我们都说明这并不是生活营,更不是团康营。之
所以名为培训营,已经很清楚的告诉有意参加者,这里头
所讲究的是新闻课程与采访新闻的启开,包括写作培训。
所以,前来参加的学子一般上都要做好心理准备,里头没
有太多欢笑的机会,相反的,极可能因为自己的能力不及
,无法结业以致会掉泪而归。
需要这么严格吗?是的。在华文能力一代不如一代,学习
风气日渐式微的今日,我们需要这样的要求,以期有认真
学习的一群,进而奠定未来。
不谈中国根源之地,就以我国从华文全盛时代到今日可有
可无的地位,这本来是一脉相连的延续,我们需要付出更
多的努力,才能期望泉水潺潺,花开满山。
对于热爱华文的学子,如果对新闻报道也有兴趣的话,这
个学记培训营是今年5 月份假期一个不错的选择。
我们负责给你锁匙,告诉你门在那里,至于要不要打开这
扇门,要不要举步向前,决定权在于你。
身为父母者如果要鼓励孩子参加,千万记得问一问他们的
意愿,因为,硬性规定他们参与没有兴趣的事物,肯定无
法取得预期的效果。不只是浪费他们的时间,也浪费了培
训营有限的名额。
#####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