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uesday, February 1, 2011

透彻:风花雪月又何妨。

透彻:风花雪月又何妨。

詹耀輝校长来电提及为亚亦布爹学生诗歌朗颂比赛担任评判
,荣幸之至,却又无可奈何的推辞。未能应约的原因是当天
有其他活动需出席。

可惜是游川已过世,不然,这名诗人的确是有资格从任何
角度让参与者从中受惠。如果他知道华人子弟愿意朗颁诗
歌,他应该会很高兴。

提到诗,想到游川。他逝世的消息通过南洋短讯传来时,
我人在东海岸大道的一个休息站。当时只有一个感觉,又
一名创作人走了。最后一次见到他是在大马作家百人传的
推展仪式上。当时我们一起在台上,和其他创作人为这本
书的诞生而鼓掌,还谈到下次有机会邀他来关丹主讲。然
而,聚散原来不由人决定。

心里有一点悲的将短讯转发给几个朋友后,我继续只身上
路,也已经习惯孤独上路。

文学,或者是“文字与学习”这条路,从一个角度看,有
很多人还在,从另一个角度看,只有很少人还在。在不同
的层次,有名有利的少之又少,有更多是高处不胜寒的,
有街头漫步的,有混口饭吃的。我纯粹只是过客,高不成
低不就的。或许最近出了书,让人家感觉有点文学的样子
,其实也不过虚名一个。

难得亚亦布爹中学向这个领域探索,与《南洋商报》关爱
华文协会计划去年推出的唐诗宋词之旅异曲同工,虽无法
参与其盛,也想在透彻略为补过,算是精神上一种支持。

对于这批文学沙漠的苦行者,预祝能觅寻一湖绿。

提到沙漠,对于一些人在致词时会提到东海岸是文化沙漠
感觉不甚了解。都这么久了,这三州还是沙漠吗?或许沙
漠永远就是沙漠,鸵鸟到死还是鸵鸟。

或许是写讲稿的人或致词的人因为习惯把头埋在沙里,太
久没抬起来,未发现这里早有多个绿洲,单看组织:我们
有华人文化协会、华人协会、和声、雅韵、舞狮、舞龙、
武术、还有关系到琴棋书画的组织,学校也有华文学会,
几乎是样样俱全。这些不是活生生的文化吗?如果能多浇
一些水的话,有朝一日还能满山灿烂呢!

今天,至少在詹耀輝校长掌管下的中学跨出一步。加油!

话说回来,论资格,个人发音不标准,文学造诣不高,近
视之余还加上老花,担任评判这回事,早因为江湖老,胆
子小的心态,敬而远之。

犹记最初担任评判是在巴生,当时是歌唱比赛。当年的参
赛者现下已是歌星,包括庄学忠,黄一飞,赖冰霞等。当
时是因丁冬的启蒙,以词曲创作人的资格毅然当上评判。

来到东海岸,也曾在瓜登担任评判及歌舞剧团的指导。除
了歌唱比赛,也在青运的文创局里担任评选。来到关丹后
倒也不是无人问津,只不过一如之前所提,江湖老,胆子
小,一一谢辞。无论如何,这次非推卸,纯粹公事在身。

今日参与诗歌朗颂的同学,希望唐诗宋词的挑战中会看到
你们,让风采更扬。就算这只是一场风花雪月的事,又何
妨。

####

No comments: